newsMindmap


「品格」是好行為背後的解碼器

佳節臨近,一家大細享受天倫之樂確實是一件美事,當大家享受酒店自助餐美食的同時,大家又有沒有細心留意一下食物的擺設,其實也是十分講究,特別是盛載美食的器皿,都是美輪美奐、設計精美。
 
環顧香港的小朋友都是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中成長,父母無論在生活、教育、娛樂上也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資源,務求讓下一代可以在豐足的環境下成長,但父母又有沒有努力地去建構我們下一代的「器皿」,好讓他們可以盛載生命中豐富的資源,而不讓這些資源白白流失呢?
 
何謂小孩的「器皿 」?「品格」(character)可能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代名詞,但有不少人誤以為「品格」就代表一些好行為,其實「品格」是解釋這些好行為背後原因和動機的一個解碼器,有品格的人不單止會有同理心,他們也明白同理心背後能帶給別人的安慰;有品格的人不單止會負責任,他們也明白負責任可以讓別人不需要為他們的不負責任而操心;有品格的人不單止會感激,他們更明白生命所擁有的都不是必然,而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一切絕大部份都是來自別人的鼓勵和幫助之下而得著的。
 
Z世代的年輕人,他們確實擁有比半世紀前所有人更多的資源,但沒有品格的人,難以盛載這些資源,在他們眼中,他們可能未必會看得上這些資源,而最終讓這些資源慢慢流失。相反一些擁有品格的年輕人,他們珍惜生命中的資源,並把這些資源善用,最終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所以,父母在提供資源的同時,確實需要注重建立小孩子的品格。孩子從小到大,父母應期望他們有好行為的同時,也要解釋其背後的原因和理念,讓小朋友更明白這些好行為的動機。
 
另外,父母也可以多分享自己一些好行為背後的想法(簡單幾句便可,切勿說教。)例如:「爸爸今天去了鼓勵康叔叔,因為他媽媽患了重病,希望我這樣做會讓他感受到身邊有朋友的支持。」輕輕的幾句話,就能讓小朋友或年輕人更明白這個舉動背後的意義,他們也可以從父母身上學習這些品格的動機。
 
「品格」有如器皿,看似普通,但沒有它卻不能盛載美味的食物,到最後可能所有東西都會變得徒然。